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3月18日,智能制造学院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邀请山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沂蒙精神传承人尹志林,以“红色基因代代传,沂蒙精神久久颂”为主题,开展系列志愿宣讲活动,通过社区宣讲、青春对话、讲堂授业等形式,推动沂蒙精神在基层与校园落地生根。
薪火相传话沂蒙:青春接力谱新篇
在海棠书院,尹志林和“海棠先锋”“沂蒙红光”两支沂蒙精神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成员、拥军参军退役复学学生代表、淮阴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学院学生代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代表等面对面座谈。学生代表分享暑期重走沂蒙山区红色研学路的见闻,讲述通过学习沂蒙精神指导自己技能学习、日常生活和学术科研的心得感悟。尹志林老师以“小推车精神”寄语青年:“新时代的‘推车人’,要推动的是乡村振兴、科技自强!”
讲堂授业启新程:百集党史育新人
在文汇楼报告厅,尹志林以《百集沂蒙党史大讲堂》精选篇章为引,结合珍贵影像,还原“最后一碗米送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壮烈岁月。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云子为尹志林颁发“沂蒙精神宣讲导师”聘书、赠送锦旗,深化校地红色文化共建。讲座最后学生集体宣誓:“传承有我,强国有我!”学生代表杨庆邦表示:“听完《百集沂蒙党史大讲堂》,我们读懂了何为信仰。红色基因从未老去,它正在我们青春的血脉中澎湃新生”。
社区宣讲传火种:党史故事润民心
尹志林和志愿者们一起来到淮安市富城路办事处滨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学沂蒙党史,悟沂蒙精神”为题,通过“红嫂纳军鞋”“识字班传火种”等鲜活故事,向社区党员、居民和青年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作者深情讲述军民鱼水情,诠释“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核。大学生志愿者们还向居民发放“弘扬沂蒙精神”宣传页,向社区居民讲解沂蒙精神内涵。一位老党员动情道:“这个活动讲的不是历史,是我们老百姓和党血脉相连的真心!”
从校园到社区,从历史到青春,正如尹志林老师所言:“沂蒙精神从来不是书本里的铅字,而是代代相传的心跳”,此次沂蒙精神系列宣讲以多元形式架起红色传承桥梁,让红色教育“走新”更“走心”。智能制造学院“海棠先锋”“沂蒙红光”两支沂蒙精神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将继续挖掘创新宣讲形式,助力青年学子与社区群众共话信仰,让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交织共鸣,进一步推动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永恒生机。
(供稿人:姚丹 张照俊 摄影:笪笑源 丁文豪 )



